“內存漲價,這鍋背得冤不冤?”
這兩天,雷軍一條關于K90定價的回應,直接沖上熱搜!一句“內存漲價實在太多”,配上王騰緊跟的“價格很厚道”,瞬間點燃了網友的怒火。評論區炸了:“雷總,你這波操作,是把用戶當韭菜,還是真被供應鏈坑慘了?”
圖片來自新浪科技
雷軍說“內存漲價”,聽起來情有可原。可一查數據,今年全球內存價格雖有波動,但整體漲幅遠不如前幾年瘋狂。有業內人士透露:“部分規格的內存成本甚至穩中有降,廠商借勢抬價,不過是行業默契。”
更諷刺的是,同期發布的幾款競品,同樣配置,價格卻比K90低了一截。網友直接曬出對比圖:“紅米這次,厚道在哪?”
王騰緊跟老板步伐,連夜發文稱“K90價格很厚道”。可用戶不傻——當年小米靠“性價比”屠榜全場,如今卻成了“價格屠夫反被屠”?有老粉心寒吐槽:“以前是為發燒而生,現在是為高價找借口!”
圖片來源于京城數碼爺
再看K90的配置,雖堆料猛,但閹割了用戶最在意的細節:塑料中框、充電縮水……“厚道”二字,瞬間顯得蒼白無力。
這已不是小米第一次因定價引爭議。從“屌絲神器”到“高端夢”,小米的轉型之路本就充滿質疑。而這次K90的定價,更像是一場試探——試探用戶對高價的容忍度,試探“性價比”標簽還能撕多遠。
但用戶用腳投票:同期realme、一加等品牌,同等配置價格更低,銷量直接打臉。有網友銳評:“誠意不是靠小作文,是靠真價格!”
雷軍的“誠意”,王騰的“厚道”,終究要經過市場的毒打。內存漲價的理由,能否撐起K90的高價,用戶心里自有桿秤。而小米若還想靠“情懷”吃飯,怕是遲早要被現實教做人
畢竟,用戶的錢包,比誰的記憶都清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