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日就要禁售老國標電動車了,市場卻一點風浪都看不出來。你以為門店要砸鍋賣鐵,結果老板們該喝茶喝茶,顧客也不見扎堆搶購。到底是咋回事?這場看似“末班車”風暴,商家卻提前踩好了點,穩(wěn)得跟老狗一樣。
老國標車“身份一換”,秒變二手不受限。
這波操作太溜了。政策明說只禁新車銷售,二手車完全不管。很多商家早早跟交管部門打了招呼,庫存車統(tǒng)統(tǒng)上了牌。你去門店看,老國標車都掛著牌照,直接當二手車賣,便宜三五百不說,還合規(guī)合法。北京那邊王師傅店里,三個月前給四十多輛老車都掛了牌,現(xiàn)在每天都能賣出去兩三輛。這樣一來,庫存變成了性價比爆款,誰還怕積壓?
電摩才是現(xiàn)在的“現(xiàn)金奶牛”,老國標退場無所謂。
電摩這幾年火得不行,除了幾個城市禁摩,全國銷量比電動自行車高得多,利潤也翻倍。一輛電摩利潤能有八百到一千五,比電動自行車強多了。上海、深圳那種地方是管得嚴,其他城市電摩照賣不誤。商家早就把重心放在電摩上了,老國標電動自行車退市也不疼不癢。只要電摩還能賣,整體收入一點不受影響。
新國標車顏值高,利潤也跟著高。
這回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可不是以前那種塑料感滿滿的老款,金屬外殼一上身,檔次直接拉滿。智能儀表盤、流線型車身,年輕人都看著眼饞。成都那邊的銷售說,新車比老款貴兩百塊,進貨價卻更劃算,利潤還高了5%。廠家也配合,門店直接推新品,過渡順暢,根本不擔心賣不出去。現(xiàn)在不少門店,清庫存和推新品同時上陣,轉型比想象中容易。
